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錯字看病記

        錯字啊錯字,三年級認識的字越來越多,相對的,需要辨認、理解等自我監控的能力也要逐步發展。如果,老師沒有教孩子策略,光是反覆寫生字語詞,是否仍然無法挽救堆積如山的「錯字」呢?如何釜底抽薪,帶領孩子了解錯字的錯誤類型,在他們學習的歷程,每寫一次錯字,就能判斷自己屬於哪一種錯誤,並且有意識地提出解決方式。以三下「性急的農夫」、「猴子的數學」兩課為例。

‧回到課文脈絡,把新詞分類-字形字義的連結
1.一組2~3新詞,拆零件,想意思(跟字有關的部件用彩色筆描出來)
2.上台分類,可以分為人、人的心情、動作、其他四類

‧抓錯字,想方法
1.各組1~2個字,想想,容易寫成什麼錯字?要怎麼把字寫對呢?
2.共同討論分類,可以把錯字分成那些類?
  討論出來有五種類型:同音字、形近字、部件組合錯誤、多筆少筆、筆形錯誤
3.哪一種類型最不該錯?各類問題要怎麼解決呢?





‧立刻檢測-聽考

‧錯字看病記
  翻閱國習、生字甲乙本、聽考等等,把最近自己的錯字好好讓它變得健康!請當一名字醫,好好為自己的錯字寫一張病歷吧!各類都要舉一個例子,自己錯的或是別人錯的!

孩子的看病記真是有趣阿,雖然只有少數孩子第一次能掌握,但是,在老師反覆的提醒下,他們的錯字病歷表會越來越清楚的!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哪個數大?分數的大小比較

        數的大小比較,不管是整數、分數、小數,都是同一個問題,在同樣單位大小的基準上,比較數量。如果孩子能掌握此觀念,到五年級異分母的比較大小(如1/2和1/3哪個數大),也不會有問題。因此,所有的學習,如果能回到整數的舊經驗,孩子很快的能夠遷移到新的學習情境,用舊經驗面對新的問題。
        除了新概念的學習奠定在舊經驗上,幫助孩子形成新的概念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建立觀念,如果孩子能夠“形成”新的概念,如此一來,緊接著一題又一題的「考題」就成了“辨認”概念的最佳方式,反覆的檢驗孩子是否熟悉概念,但是,孩子必須能夠析理不同類型的考題,不是見招拆招,而是各類擊破!以三下翰林版「分數的加減」-分數的大小比較為例。


●題目預測-引出舊經驗(整數的比大小)  
1.「分數的大小比較」讓你想到什麼?
      小麗:有兩個數,要比較
2.  出個題目給一年級,你會怎麼出?
     小秀:有兩個數字,27和25,誰比較大?
     小毅:老師,一年級還不會超過10的數字,要出10以內的數字。
3. 數字5、6,哪一個大?
    孩子不假思索的說,6
4.說說看,為什麼?同時,請人上台畫畫看
    小芮:5是5個1、6是6個1
    小東:老師,6會多1個1
5.看著圖,你看到我們在比什麼
     很快的,大家都是說是1,突然小堂說:老師,兩個都是1,大小一樣
6. 都是1,所以,我們就可以什麼?
    小正:數數量

沒錯,同樣大小的情況下,數數量,就是數的大小比較最核心的觀念。

●形成概念:用同樣單位比較數量
1條蛋糕平分8份,媽媽吃5/8條,爸爸吃3/8條,誰吃的多?
1.讀題目:哪兩個在比?
2.畫畫看,說說看怎麼解決的?
3.這兩種方式有什麼不同?
  孩子很清楚一種是比較「份」,5份大於3份;一種是比較「條」,5個1/8條大於3個1/8條
 

●辨認概念(離散量的情境)
1條口香糖有7片,弟弟吃2/7條,哥哥吃4/7條,誰吃的少?
1.想想看,分數除了像剛剛的,把一條完整的平分切出來,還有呢?
   小祥:一包餅乾,有兩塊。
2.讀題目:哪兩個在比?這一題和剛剛的有什麼不同?
   剛剛是切出來的分數,這種是裝的(分裝的)
3.上一題的兩種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辨認概念(單位大小不同)
8/10公尺長的藍絲帶和1公尺的紅絲帶,哪一個比較長?
1.讀題目,哪兩個在比?這一題和前兩題有什麼不同?
   一時之間孩子不清楚,再回到整數情境,5和6,比什麼?(比1)哪個1多?
                 回顧前兩題     5/8、3/8,比什麼?(比1/8)哪個1/8多?
                                          2/7、4/7,比什麼?(比1/7)哪個1/7少?

2.那這一題,比什麼?
    一個是完整的1,一個是8個1/10
3.該怎麼解決?
 很快的,他們就能回答,要換成一樣大才能比較
 1=10/10


●統整概念:看課本題目做眉批
   
  
 
 
 

反覆與堅持之後,柔水終成雕刀

       身為老師,特別是台灣的老師,是經師也要成為人師。負責教書、也得教導做人處事的道理,特別在家庭功能逐漸式微的時代。

        起了個大早,梳洗完畢,今天要教什麼概念?問什麼問題?哪個孩子的問題得好好處理?一星期的工作模式,轉動!早早進到教室,小溜的媽媽在門口等我,將近半個小時嘰哩瓜啦談論著上星期五小溜在英文課對老師不禮貌的事情,對於老師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特別是周一的早晨,打掃工作、收作業等,一切得準備就緒,對於小溜媽媽不知如何是好,教孩子又一肚子火的狀態下,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打斷?「孩子就是要教!」每一次的經驗都是孩子學習寶貴的機會,小溜媽孩子一整個聽不進去,其實沒有方法教孩子就是最大的兇手,嚷著孩子不乖要罰寫、要處罰,但是,孩子該怎麼改變呢?卻一無所知。

       讓老師心煩的還不只是家長,「作業」更是讓老師火山爆發的原因,
訂簽的作業,不是沒有訂正就是沒有簽名;(訂正不是作業的感覺)
還有作業沒有完成、心情小語就那麼10字(心情小語,有寫就好)
英文作業沒有寫(英文不是徐老師出的作業,所以沒關係)
難道,作業沒有完成有那麼嚴重嗎?說實在的,沒有那麼嚴重!
但是,卻代表了一種工作態度,特別對老師來說,看重孩子「品格」比「成績」更重要,也因為如此,老師們也常常想不開,扣分、罰寫等等,做為沒有完成的額外代價。當然,眼目定睛在這些事情上,也常常讓老師精疲力竭!既然如此,何苦相逼?

         問題出在哪裡?說穿了,就是寫作業的工作態度,一個孩子可以讓自己常常忘記,表示他並沒有看重作業,一個孩子可以讓自己有藉口選擇性的沒寫沒帶,表示他認為不必完成所有學習任務。而工作態度的養成又不是一朝一夕能看見,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反覆與堅持之後,柔水終成雕刀。

        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有的眼光,是允許孩子有許多犯錯的機會,一次又一次堅持帶領他們走正確的道路;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有的寬容,是容許師生有沮喪的時刻,一次又一次的有盼望的康莊大道;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如何在挫折中,變得更健壯,讓經驗化為養分,使得每個孩子的生命更加美麗,深深,我相信,神的工作不會停止!在每一個可愛的孩子身上,求神幫助我專心地聆聽,聽見每一個孩子的需要、求神幫助我運用的手中的巧妙,建造孩子們的信心及好奇心......

      期待著,每個孩子的生命變得更加美麗,在他們成長的時刻!

ps近來,聽見曾世杰老師提到了這一首詩,備受激勵

席慕容詠太魯閣立霧溪的詩

縱然 你已去遠
想此刻又已隔了幾重山
我依然停頓在水流的中央
努力回溯 那剛剛過去的時光

想你從千里之遙奔赴到我的身邊
原也只為了這一刻的低徊和繾綣
從雲到霧到雨露 最後匯成流泉
也不過只是為了想讓這世界知道
反覆與堅持之後
柔水 終成雕刀